24小时咨询热线

0371-63962677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中医诊疗

袁希福老中医治疗食道癌的经验分析

个人简介:袁希福,现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、党支部书记。出身于中医世家,《袁世医方》第八代传人,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,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。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第二届全国委员、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,现任中医世家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副会长、“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”传承指导老师。经过40年的潜心钻研和临床实践,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恶性肿瘤的病机关键,提出“虚、瘀、毒”三大基本病机,并首次提出了“抗癌六大理念”及“三联平衡理论”。

中医如何看待食道癌

食管癌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,进行性咽下困难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,在中医里将其归属“噎膈”范畴,又称本病为“噎膈”、“噎塞”等。古代中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大多或因忧思郁怒,情志不遂,七情郁结;或因嗜酒无度,恣食辛香燥热等物,损伤脾胃,造成气滞食凝,积聚成块;又或因高年衰老,正气志虚,正不胜邪,瘤邪乘虚侵入而成。

袁希福老中医认为食道癌发生关乎外内二因,外因即外来之邪,风寒暑湿燥火及秽浊之气客于经络,留滞不去,而成恶疾内因是指正气之虚,大致为情志、饮食内伤、年老体衰等因素致机体阴阳失和,痰癖毒聚而生。在肿瘤的发病因素中,内因更为重要。

对肿瘤的发病,中医学重视情志之因,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曰“月两塞闭绝,上下不通,则暴忧之病也。”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,情志因素致癌的理论亦得到充分肯定。有资料表明,约肿瘤患者发病前有较长期严重的精神抑郁经历。

根据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,袁希福老中医通过研读经典、承袭家传,经过40余年的潜心钻研和临床实践,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恶性肿瘤的病机关键,提出“虚、瘀、毒”三大基本病机,并首次提出了“三联平衡”的治则,突出强调要在恶性肿瘤治疗中重视扶助元气为主,顾护生命之本,并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随症灵活加减用药。

对于“肿瘤”病机的全新认识

1、元气亏虚是肿瘤的病机根本

元气的定义是“人体最根本、最重要的气,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和原动力”。《医学源流论·元气存亡论》明确指出人体的“正气之蓄,即为元气”,正气是人体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,元气是人体之气重要的部分,这与《黄帝内经》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的内外合邪发病观是一致的。

由此可见,元气的盛衰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,元气充足则健康,元气受损则生病,元气耗尽则死亡。通俗来讲,人体的元气充沛,各脏腑、经络、形体官窍的功能正常,人体卫外功能正常,外邪无从侵入,内邪无从干扰;若元气的不足或虚弱,则会出现人体正气虚弱,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,外邪便乘虚侵入,内邪则趁虚作乱,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则发病,故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,在于人体的元气盛衰。

2、癌毒结聚是肿瘤的病机基础

关于癌毒一词是近人提出的中医学概念,在古籍中并未见相关记载。笔者认为癌毒是指癌细胞产生能对人体造成破坏作用的物质。“癌毒结聚”是肿瘤的病机基础,也是对肿瘤治疗的主要方面。“癌毒”的本质属“内生之邪”,在一定时间、条件下所形成的的内在致病因素,当机体元气不足时,抵御病邪的能力降低,“癌毒”易于结聚而发生病变。癌毒一旦形成,便会疯狂发展、急速蔓延,并日益耗损肿瘤患者的元气,直至元气衰竭而亡。现代医学认为,恶性肿瘤来源于机体正常的细胞组织,并非传染而来,其形成是由无形到有形,这与癌毒是“内生之物”的观点不谋而合。

3、痰凝血瘀是肿瘤的病机关键

中医认为凡是起病缓慢、皮色不变、日渐增大的肿块与痰的关系密切。且痰属湿邪,粘腻胶着、难以速消,这与肿瘤起病隐匿,缠绵难愈的特点密切相关。而血瘀在肿瘤患者中也普遍存在,贯穿肿瘤发生、发展的整个过程。近年来关于肿瘤与血瘀的研究比较多,证实了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多有血瘀征象。

总之,恶性肿瘤的病机为“虚、瘀、毒”三方面,在不同的肿瘤类型、不同体质的患者中各有偏重,由于三者轻重程度不一,故在治疗上也各有侧重。

运用“三联平衡”理论治疗食道癌

1、从“虚、瘀、毒”论治

张景岳曾说“必当先察元气为主,而后求疾病”,“疾病之实故为可虑,而元气之虚应尤甚”。笔者亦认为肿瘤患者的虚须从元气亏虚论治,在病程的任何治疗阶段都须扶元气为先,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扶元气亦是祛邪。而“破血逐痰”、“排毒通瘀”则为祛邪外出提供出路,达到邪去正自安的目的。唯有三者共治,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,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。

2、从“平衡”论治

《内经·生气通天论篇》中记载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,是人体最佳生命活动状态的概括,可以看成是人体内环境的一种有序的阴阳动态平衡,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,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。但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都会破坏这种阴阳的动态平衡,使阴阳失和,导致疾病发生。而人体正常细胞癌变也是由于人体内外动态平衡长期失衡所致。

在临证中,“三联平衡”理论的实质就是针对“虚”、“瘀”、“毒”三大病机,统筹兼顾,采取“扶元”、“通瘀”、“排毒”三大治疗,有的放矢,重点用药,调节人体阴阳、气血、脏腑生理功能平衡,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。正如肿瘤患者用药,既不能过于攻伐,以免进一步加重元气损伤,又不能只为扶元固本,忽视对于其他病机的治疗,只有三者兼顾,才能更有效地抗癌。

友情链接:

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
电话:0371-63962677 投诉电话:0371-63395632

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(河南博物院对面)

广审号:(豫)中医广【2025】郑第 03-03-059号

备案号:豫ICP备14015119号 网站地图 XML地图

扫一扫 关注我

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短信咨询 返回首页